功成不居是什么意思(成语故事 功成不居(第1346集))

功成不居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于《老子》第二章: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;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”

功成不居,原来的意思是让某事任其自然存在,不去占为己有。现在形容一个人立了功,却不把功劳归于自己。居:承当,占有。

《老子》第二章中 写到:

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,是因为有丑的观念存在: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,是因为有恶的观念产生。

老子

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,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完成,长和短相互对立而形成,高和低相互对立而包含,音和声相互对立而和谐,前和后相互对立而随顺,这是永远不变的(对立统一体)。

因此,圣人以“无为”的态度去对待世事,实行“不言”的教导,(任凭)万物自然地生长变化而不去干涉它,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,培育万物而不认为是自己的能力所致,功成业就而不据为己有。正因为这样,他的功绩就不会被泯灭。

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, 读史明智,长知识。

上一篇:海葡萄是什么东西 海葡萄的功效
下一篇:excel表格内文字换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