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这些年,在婚庆公司的参合下,很多年轻人办婚礼的时候,会在“到底办中式婚礼,还是西式婚礼?”上做选择题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自己的婚礼有中国特色。那么古人婚礼啥流程?

现代年轻人的中式婚礼
我们上下五千年的,有着不可超越的历史文化,婚礼习俗呢,在各个朝代也是有不同的特征的。其实现代婚礼公司给办的所谓的中式婚礼,基本上就是明清时期流行的所谓凤冠霞帔,大红喜服,穿上这些成为了现在我们办中式婚礼最具象征意义的表征了。

这个花轿有点东西
今天呢,咱们大部分地区结婚,都选择上午,对有些古装影视剧里晚上结婚拜堂表示不理解。

古人真的在晚上办婚礼
其实呢,古代人是真的选择在黄昏办婚礼。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,晨迎昏行,“婚”字,拆开为“女”“昏”,其中“昏”即黄昏时刻。
《白虎通》上记载:“婚者,谓黄昏时行礼,故曰婚”。古人选择黄昏举行婚礼据说还来源于上古一个传说,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期间,男子不需要再到女方家去生活,然风水轮流转,女方需到男方家住,女子当然不愿意,软的不行只能硬来,黄昏时刻,天色渐暗,正是“干大事”的时候,男子便抢人,靠着体力优势强行结婚,从此女从夫居便沿袭下来了。

其实古时候皇家是肯定在晚上办婚礼的
因此,现在有的人认为古代婚礼时间选择上选择黄昏,是觉得古人想拜完堂,直接入洞房,不拖泥带水,大齐概是这个意思,没毛病。
那么今天呢,咱们就以周朝为例。跟大家聊一聊古人结婚的那些事儿!
为什么聊周朝呀,因为啊,周朝是中国古代婚烟制度的奠基者。

当时呢,婚姻制度属于礼治的一部分,那时候有三大婚姻原则,第一叫父母之命;第二叫媒朔之言,第三就气人了,叫同姓不能婚。就是说,如果你姓刘,把你放在古代,像什么刘亦菲呀,刘诗诗啊,都没资格跟人家结婚。虽然放在21世纪,也娶不着人家。

古代同姓不能领证“结婚”
周朝遵循六礼的这个程序,这六礼是什么呢,即: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,女方家答应议婚后,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。

这啼笑皆非的仿古接亲
那第二个程序叫问名,写个纸条子啊,不知女菩萨芳名啊,芳龄多少是否婚配啊,让媒人把这个纸条儿带去女方家里头,女方呢,就把生辰八字儿写好,交给媒人。媒人再拿给男方。

我们心中媒婆的形象大概都是这样吧
后边儿就到了纳吉的环节,这男方呢,拿着女方的生辰八字儿找个明白人儿给算上一卦,看合不合适,算命先生说:这八字儿太好啦,是个旺夫的,这婚就定了。
定了就该下聘礼了,什么聘礼啊。听过山东地区的聘礼吗,那叫“万紫千红一片绿”,什么意思呢,就是五块钱一张的一万张,那五万千红呢,一千张一百的啊,这就十五万了,一大片绿就是五十的,然后这首饰、车房(听说叫一动一不动)另算。

这就是“万紫千红一片绿”
然后就是请期,就是定日子,选一个良辰节日双方家长把这个日子定下来。
如果结婚那天刮大风,完,媳妇儿不好惹啊
哎,这个良辰吉日已到,接媳妇儿去喽。哎这个是比较复杂的,根据这个礼记记载,男方得先到女方家里头这个祠堂进行祭拜祖先,然后呢,再用车把这个女方接到男方家进行婚礼,这仪式啊也比较复杂,比如说夫妻呢,要同气共餐,这叫同劳之礼。

接亲真挺累,看着都累
说明以后呢,就在一个锅里头搅饭吃了,饮交杯酒,这叫合锦之礼。

终于完成娶到媳妇了
这一通环节下来,这才算完成了结婚之理。
另外呢,还有结发为妻的说法,也是从周朝开始的。历经了这么多朝代之后,到今天还一直保留和流传着。